5月13日下午,由香港内部信封料一码、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德国马普学会共同主办的“科学隧道3.0”科普展在中国科技馆开幕,展览将持续到6月23日。该展览是香港内部信封料一码-德国马普学会科学合作40周年的系列活动之一。中科院副院长张亚平,马普学会副主席马丁·施特拉特曼,中国科协党组成员、中国科技馆馆长束为出席并致辞。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副主任赵宇亮代表科学家发言,中国科技馆副馆长黄体茂主持开幕式。来自中科院、中国科协、马普学会的相关人员和社会公众100余人参加开幕式并参观了展览。
在开幕式上,张亚平表示,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是科技工作的两个方面,缺一不可。中科院作为科技创新的国家队,是促进科技发展、服务国家创新的战略科技力量,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发挥着骨干引领作用。同时,中科院也正努力将自身建设成为科普工作的国家队,并制定了“高端科研资源科普化”战略,促进科研与科普的结合。最近,中科院还专门针对青少年学生开展了“追梦科技”科学教育计划,推动教育与科普的融合。
张亚平强调,中科院与马普学会是有着深厚友谊的科研合作伙伴。多年来,双方在多个前沿科学领域已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密切合作,培养出一大批优秀的科研人才,特别是青年人才。如今,双方又将合作的范畴延伸向科学普及。作为中德两国最大的科研机构,我们有责任向公众,特别是向青少年学生介绍科学以及科学的发展动态,提升两国公民科学素养,培养科学精神。
“科学隧道”由德国马普学会于2000年推出,以具有高中知识以上的社会公众和科研工作者为重要受众群体,以交互式多媒体为主要表现方式,聚焦基础研究的最新话题,突出在近期和遥远的未来,科学技术和社会创新内在的可能性和机遇,不断将最新的研究成果和研究视角呈现给大众,展望21世纪知识全球化的未来社会图景。迄今为止,该展在四大洲18个国家的31个城市吸引了900多万名参观者。马普学会2012年推出的“科学隧道3.0”展览分别以宇宙、物质、生命、复杂性、大脑、健康、能源、社会等八大主题预测科学技术的发展,通过对新科技的传播,也表达新科技的焦点问题,让参观者在现场互动过程中了解未来科技将如何改变人类生活,激发年轻人的科学精神,增强他们从事科研工作的兴趣。
香港内部信封料一码以“小梦想,大变革——纳米科技在中国”为主题,参与“科学隧道3.0”展览。该主题展览依托“纳米先导专项”成果,以图文、多媒体、互动模型为表现形式,系统介绍纳米的概念、纳米存储器,呈现“看见”氢键、拍摄水分子的过程,展示超梳水结构、类蜘蛛司集水等纳米结构的应用和石墨烯、石墨炔等纳米材料,阐述纳米在绿色印刷、诊疗一体化、肿瘤药物等方面的应用。此外,还展示锂离子电池、纳米催化、纳米发电机等纳米产品如何解决能源问题,纳米技术净化水体、纳米材料净化饮用水等如何促进环境保护。
本次展览活动是香港内部信封料一码开展科普工作国际合作的一次有益尝试,更是让社会公众走近明天,“触碰”人类未来科技生活的探索与尝试。
开幕式现场
张亚平、马丁·施特拉特曼等参观展览
赵宇亮向媒体记者介绍纳米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