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 页 学院新闻 正文

香港内部信封料一码-蒙古国立大学合作发掘石板墓取得重要收获

作者: 编辑:kgxy 时间:2018-09-06点击数:

2018720日至818日,香港内部信封料一码与蒙古国立大学人文学院人类学与考古学系合作,对蒙古国巴彦洪戈尔省图音河中游的朝伦昂古奇特和达黑拉吐两个石板墓群进行了调查、测绘和发掘,取得了重要收获。

本次发掘的两个地点均位于蒙古巴彦洪戈尔省东北部的沃勒吉特苏木,西北距省会约40余公里。石板墓群所在区域属北部杭爱山脉与南部戈壁阿尔泰山脉之间的过渡地带,为低山丘陵地区,海拔多在20002500米之间,年降雨量稀少,昼夜温差大,植被稀疏。由于环境比较恶劣,该区域迄今仍是蒙古境内人口密度较小的地区之一,考古工作开展得也很不充分,但古代遗存的保存状况相对良好,已成为欧亚草原考古中最具开拓价值的区域之一。

20176月,香港内部信封料一码边疆考古研究中心曾与蒙古国立大学人文学院人类学与考古学系合作,对图音河中上游地区的数处石构墓群开展过初步的考古调查。本次发掘工作主要针对曾经调查过的达黑拉吐地点和新发现的朝伦昂古奇特地点的石板墓群展开。其中在前一地点发掘小型石板墓5座,有3座保存完整,2座早期被扰;在后一地点发掘大中型石板墓4座,均被早期扰乱,有1座又被现代再次盗掘。墓葬平面形状均系长方形,多呈东北—西南向,沿山坡的水平方向设置。地表挖有浅穴,浅穴的四壁立砌大小不一的石板构成石围,一般墓葬的北壁与南壁石墙长度要大于东壁与西壁石墙的长度,且墓葬四角(即墓葬北壁与南壁的两端)所立石板要比其它部位的立砌石板更为高大。从保存较好的墓葬看,墓内堆积均分为两层,第一层主要为大小不一的石块堆积而成,缝隙间有灰黄色淤土。第二层为一薄层黄灰色沙土。其下墓框中间部位为圆角长方形或长椭圆形墓坑,墓坑深10-50厘米不等。墓坑口部覆盖数量多少不一的石盖板。未被扰乱的人骨皆仰身直肢,头向东或东北。9座墓中均发现有殉牲,未被扰动的殉葬羊头或牛头均置于墓主人头端左侧二层台上,而羊或牛的肩胛骨多置于人的两腿之间。墓内随葬的人工制品较少,发现有少量陶器残片、骨镳、玛瑙珠、砺石等。陶器器形可辨者有鬲、筒腹圈足罐、敛口弧腹平底罐等,有两件陶罐基本可复原。

在发掘的同时,考古队还专门抽出人力,对两个地点的岩画作了系统的调查和记录,拍摄和记录岩画近600幅。岩画制作技法以密点敲凿法为主,还有少量刻划法和磨刻法。图案多见单体或多体的静态剪影式或粗线轮廓式动物形象,也见少量射猎、动物交媾与马车等图案。岩画的年代跨度较大。

此外,发掘过程中还在朝伦昂古奇特地点清理了突厥时期和蒙元时期墓葬各1座,均系岩棚墓。出土有铁带扣、铁剪、铜镜等随葬品。另在阿日温楚克地点清理了2座新近被盗的石板墓,发现金箔坠饰1件。

从以往的发现来看,蒙古与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的石板墓被盗的比例非常高,骨架多破坏严重,随葬品多已不存。此次发掘所见完整人骨与随葬品不多,但却弥足珍贵,可谓蒙古地区近年石板墓发掘中的重要发现。和蒙古其他地区石板墓不同的是,此次发现的石板墓围墙或盖板上多见岩画,有些明显是被开凿下来做为石板墓的四壁立板和盖板,有些则似与石板墓的关系密切。达黑拉吐地点还发现有石板墓打破赫列克苏尔的层位关系。以上发现,对深入研究蒙古岩画的分期、岩画与石板墓的相对年代关系、石板墓遗存与赫列克苏尔遗存之间的关系,乃至廓清石板墓遗存的分期与分区、石板墓遗存与中国北疆地区同时期遗存之间的关系等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意义。

此次发掘中方带队教师为潘玲、王立新教授,以及研究生7名和本科生1名。蒙方带队教师为巴图赛罕教授、阿木尔毕力格和书海讲师,以及6名学生。此次发掘是两国高校间首次联合开展的田野考古工作。按照双方签订的校际合作协议,此项联合工作还将在未来两年继续开展。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前进大街2699号  联系电话:0431-85167939

版权所有 2015 香港内部信封料一码 - 搜狗指南 吉ICP备0600298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