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 页 本科生教学 规章制度 正文

考古与文博遗产微专业招生简章

作者: 编辑:于歌 时间:2024-06-19点击数:

积极探索多层次、有特色的跨学科专业,打破学科专业壁垒,深化学科交叉融合,满足广泛的跨专业学习需求,考古与文博遗产微专业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密切考古学和历史学、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联合攻关,培养可以将考古探索和文献研究同自然科学技术手段有机结合起来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一、微专业简介

考古与文博遗产微专业分为5门课程,分别为《考古学导论》、《博物馆学概论》、《文化遗产概论》、《科技考古》、《文字学概要》。

《考古学导论》:要求学员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考古学的基本理论、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本课程主要讲授考古学的定义、考古学理论与方法、考古学简史、中国各时期考古学文化及近年重要的考古发现等内容,使学员深刻地认识考古学,掌握考古学的基本知识及研究内容。

《博物馆学概论》:博物馆学概论是考古学、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的核心基础必修课程,旨在培养学员对博物馆及博物馆学科的基础认知,深入了解博物馆学专业发展情况。课程以课堂讲授及案例分析为主,内容包括博物馆实务及理论研究、博物馆基本业务介绍、博物馆定位、社会职能及其发展历史与现状、博物馆学研究简史、研究成果及前沿课题等。

《文化遗产概论》:本课程属于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性的课程,以课堂讲授为主,使用多媒体图片演示教学,使学员能够全面了解我国及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理论及现状,为独立开展实践工作与理论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

科技考古》:科技考古是考古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指用现代科技手段分析研究古代人类文化遗存以及与人类活动相关的自然遗存,获得更多的古代人类活动信息,从而尽可能地恢复古代人类社会的面貌。课程内容以考古遗存的勘探、人类及其文化起源和进化年表的建立、冶金考古、陶瓷考古、古环境复原以及农业和畜牧业的起源等考古学内容为脉络体系,讲述自然科学的思想和方法在考古学的学科研究与发展中的作用,旨在帮助学员掌握科技考古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文字学概要》: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文字学的基本概念、文字的形成过程、汉字的性质、汉字的形成和发展、汉字形体的演变、汉字基本类型的划分、表意字、形声字、假借字、文字的分化和合并、字形与音义的关系,以及汉字的整理和简化等文字学基础知识,达到让学员掌握文字学理论方法、基础知识目的。

二、建设思路与时间安排

本微专业包含5门课程,课程教学于2024-2025第1学期开始,周期不超过2个学期。采用线上线下融合式授课方式,线下课程根据授课内容,灵活运用小组研讨、翻转课堂等教学方式;线上课程根据授课对象,建成慕课、SPOC等线上开放课程。

三、培养模式

1.微专业教学计划、选课组织、考试安排、日常管理等由开设单位统一单独安排。

2.原则上采取单独编班形式组织教学,一般安排在学校非主修时段授课。

3.学员按照微专业课程设置要求,修读完成所有课程,学员达到培养方案修业要求,发放学校统一制式的微专业修业证书。

4.微专业课程成绩由微专业开设单位管理,在微专业成绩单上显示。微专业课程不纳入主修平均学分绩点计算;微专业课程考核不合格的,不影响评奖评优和毕业资格。

5.因学业情况变化等,学员可向开设单位提出退出申请,经开设单位审核同意后正式退出微专业。

四、选拔机制

在主修年限内学有余力的在籍二年级本科生,一般要求综合平均绩点2.8及以上。报名以学校具体通知为准。

五、课程具体设置

课程名称

开课时间

学时数

考核方式

考古学导论

第一学期

48

线下考试

博物馆学概论

第一学期

48

线下考试

文化遗产概论

第二学期

48

线下考试

科技考古

第二学期

48

线下考试

文字学概要

第一学期

48

线下考试

六、学费

900元/生。

七、学业管理

考古学院负责本微专业学员学业管理。修业年限一般不超过两个学期。修满全部课程,成绩合格,颁发考古与文博遗产微专业”证书。

八、联系方式

联系人:于老师

联系电话:0431-85159358

报名咨询QQ群:926315248



考古学院

2024年6月19日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前进大街2699号  联系电话:0431-85167939

版权所有 2015 香港内部信封料一码 - 搜狗指南 吉ICP备06002985号-1